2022年11月4日,多部委联合印发《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标志着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措施正式落地。如今,个人养老金迎来实施一周年的重要里程碑。
过去一年,个人养老金业务在全国36个先行城市(地区)稳步推开。从开户情况看,据人社部披露,截至6月底,个人养老金开立账户人数达4030万。从缴费情况看,截至今年3月底,缴费人数达900多万人,约占账户数量的30%,缴费金额182亿元。
个人养老金产品也在不断扩容,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同时显示,截至11月12日,包括基金、保险、储蓄、理财在内的个人养老金产品总数已达741只。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推出对健全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具有标志性意义。在我国个人养老金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公募基金行业应当进一步勇担时代责任,为实现亿万百姓“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积极贡献力量,力争在服务国家养老保障事业上取得更大作为。
今年11月初,个人养老金先行试点迎来实施一周年的重要时点,制度整体开局有力、起步有序。“养老制度改变投资行为,投资行为塑造行业生态”的政策效果初显,长期投资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华夏基金引用几组数据展示了个人养老金一周年的成绩单:一是参与人数短期取得重大突破,为个养制度行稳致远、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截至2023年6月底,先行试点历时7个月,个人养老金参与人数突破4000万人,而企业年金参与人数突破3000万人,历时18年。
二是产品持续丰富,风险特征差异明显,满足参与人差异化养老投资需求。截至11月12日共上线只。各类产品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同时在风险收益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可满足不同风险偏好人群养老投资需求。
三是个人长期投资行为初显,制度设计对养老储备和养老投资行为逐渐形成正向引导。以个人养老金基金为例,投资3年或5年封闭期产品的投资者数量明显增长,个人养老金制度影响到社会公众的投资行为,为资本市场,包括个人养老金融储备带来了良好助力。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年轻人开户热情较高,根据深圳市的数据,40岁以下更是成为主力开户人群(截至2022年底),提升年轻群体对个人养老金的接受度,促使其早做养老规划,具备更强的现实意义。”长城恒康稳健养老一年混合FOF基金经理徐力恒表示。
交银基金养老金融发展部总经理刘喜勤也评价道,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开局良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推出补齐了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短板,标志着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企业(职业)年金为补充、与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相衔接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已初步建成,这是推动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一步。”她称。
“首先,该政策有力促进了个人养老金的普及化,为广大民众的退休生活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庇护;其次,明确界定参与条件和权益保障,凸显了公众对个人养老金的深入了解,从而夯实了其可信赖性和吸引力。同时,对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监管力度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确保了参与者资金的安全可控。”国联基金认为,《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在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发展、提升参与者参与度以及不断完善制度方面成果斐然。
兴证全球基金更是指出,个人养老金融作为国家养老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养老层面的规划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同时,养老目标基金的存续时间长,缴费稳定持续,资金具有长期投资的属性,对市场健康发展也意义重大。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2日,已设置Y份额的养老目标基金产品达到171只,三季末总规模达到51.87亿,一年时间养老FOF产品已初具规模,为投资人提供了不同投资策略、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养老投资产品。
运作业绩上,Wind数据显示,最早一批养老目标基金Y份额成立于2022年11月11日,合计40只,截至11月10日,整体平均收益率为-3.76%。其中36只出现亏损,4只实现了正收益。不过考虑到A股市场今年以来的大幅波动,以及偏股混合基金平均10%的跌幅,个人养老金基金表现更抗跌。
若从整体来看,截至11月10日,全部纳入统计的171只Y份额基金,平均收益率为-3.05%,有23只实现了正收益。若仅算2022年成立的产品,表现最好的平安稳健养老一年Y,成立以来累计上涨3.27%,中欧预见养老2025一年持有(FOF)Y收益也达2.15%,兴证全球安悦稳健养老一年持有Y等成立以来收益超1%。
不过,也有部分个人养老金基金表现不佳,5只产品成立以来亏损超过10%,表现最差的收益为-11.61%。
来自华夏、兴证全球、交银施罗德、博时、创金合信、华宝基金、长城基金、兴业基金、国联基金等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养老金是为了满足退休后的资金需求,因此个人养老产品应该被视为长期投资工具。短期的亏损并不一定代表整个投资周期的表现,可能受到短期市场波动的影响,要理性看待这一波动。
“Y份额多设立于近一年内,而过去一年权益市场震荡下跌,以偏股基金指数为例,过去一年跌幅超过12%,养老产品Y份额或多或少持有权益资产(且持有期越长对应的权益资产中枢和下限越高),因此短期确实存在亏损情况。”博时基金多元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兼基金经理麦静表示,考虑到目前权益市场所处的低位和长期具备的价值,拉长时间来看,绝大部分的Y份额有望修复亏损,最终为投资者带来正向回报。
长城恒康稳健养老一年混合FOF基金经理徐力恒表示,养老基金Y份额成立一年来收益体验欠佳,确实跟权益市场的整体表现有一定关系,但这并非长期现象。
“做个比喻,养老投资就像开长途汽车,最终目标是帮助投资者平稳到达终点,尽可能减少路途中的颠簸,而不是开快车甚至飙车,最终投资者承受不了颠簸而中途下车。特别是当面对极端市场环境考验时,养老基金管理应当尽可能做好风险管理。”徐力恒表示。
他还表示,投资养老产品要建立一定的逆周期思维。养老基金收益体验阶段性欠佳,投资者确实容易产生退缩情绪,进而越是在市场情绪低点,越是转向更为保守的产品甚至不投资,这样与实现长期养老目标可能是背道而驰的。投资者如果能够尽可能克服这种心态的影响,也有助于长期更好实现养老目标。
此外,刘喜勤更表示,市场震荡时,也恰恰是体现金融机构服务能力的时刻。金融机构的服务内容既要解决投资者“怎么投资”的问题,也要解决投资者“如何应对”的问题,养老投资教育、投资陪伴显得至关重要。
可以说,个人养老金业务业务开了个好头,但是作为一项新事物,试行阶段也存在不少难点。
博时基金麦静就提到两个问题,一是开户的数量明显大于有缴存资金的账户数量,而缴存资金也存在缴存后并未进行任何投资的情况。这种现象背后,或有部分居民为了获得银行开户奖励单纯为了开户而开户,也有部分居民为了节税而缴存但并不知道该投什么产品而没有进行任何投资。针对这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