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具有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的重要新型抗肿瘤药物,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爱谱沙(西达本胺)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优势和特殊作用,已经成为乳腺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2019年11月,爱谱沙获批激素受体(HR)阳性绝经后晚期乳腺癌适应证,并在2020年获得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Ⅰ级推荐。2021年11月6日,由微芯生物主办、中国肿瘤学界鼎力支持的第七届HDACi高峰论坛暨西达本胺乳腺癌适应证上市2周年大会盛大举行。乳腺癌领域多位知名专家共聚线上,见证西达本胺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的丰硕成果,并携手“中国智慧”,凝聚中国力量,开启乳腺癌联合治疗的新纪元。
大会主会场由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江泽飞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王建祥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沈志祥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德沛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胡豫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表达对西达本胺的高度评价和未来期待。微芯生物鲁先平博士,解放军总医院韩为东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慧强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廖宁教授做出精彩学术报告,深入讲解了表观遗传调控对于肿瘤的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表观-免疫抗肿瘤疗法原理及在淋巴瘤、乳腺癌等瘤种的临床探索。
乳腺会场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江泽飞教授担任大会主席。
邵志敏教授致辞,表示Luminal型乳腺癌治疗手段存在不足,江泽飞教授领衔的西达本胺联合内分泌治疗的ACE临床研究获得成功,为乳腺癌增加了新的治疗选择,是乳腺癌患者的福音。表观遗传途径成功的药物有限,西达本胺开辟了先例,期待HDACi在乳腺癌中可以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江泽飞教授致辞,表示HDACi在乳腺癌中取得成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充分体现了从患者需求,转化研究,到临床研究,文献发表和适应证获批的艰辛历程。期待进行更多真实世界研究和更多领域的转化研究,希望不断通过科学研究改变临床实践,各专业协作共同发展。今天的会议本身也是一个平台,感谢大家参与,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本环节由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耿翠芝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瑾教授主持,辽宁省肿瘤医院孙涛教授对HR+MBC治疗进展进行系统总结。权威指南共识推荐内分泌治疗是HR+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首选。靶向治疗时代,HDACi是中国患者选择内分泌联合方案的重要选择。ACE研究是西达本胺联合依西美坦治疗绝经后HR+晚期乳腺癌的III期研究,结果显示西达本胺组和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是9.2个月vs 3.8个月,西达本胺显著提升客观反应率(ORR),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12.9个月,且不良反应(AE)发生率低。因此,西达本胺被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列为他莫昔芬(TAM)和非甾体芳香化酶抑制剂(NSAI)治疗失败后的Ⅰ级推荐。研究受到国际学术界关注和认可,对西达本胺价值给予高度评价,目前全球同步开发,也是中国首个在海外实现专利授权的原创药物。
本环节由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晓稼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王海波教授主持,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碧芸教授系统梳理了西达本胺在乳腺癌中的研究数据。西达本胺在晚期乳腺癌的探索性研究显示西达本胺联合依西美坦可耐受,中位PFS 7.6个月,ORR 20%。ACE研究中,西达本胺联合依西美坦显著延长P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