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者诊断时已是晚期。靶向治疗是晚期肾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目前我国获批的晚期肾癌靶向治疗药物包括两大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和mTOR抑制剂。
2016年4月,美国FDA基于卡博替尼 VS 依维莫司临床试验(研究代号METEOR)结果,首次批准卡博替尼用于既往接受过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晚期肾细胞癌(RCC)患者的二线月,美国FDA基于卡博替尼 VS 舒尼替尼临床试验(研究代号CABOSUN)结果,进一步批准卡博替尼用于晚期肾细胞癌(RCC)患者的一线治疗。
甲状腺髓样癌:每次140mg,每日一次,轻度及中度肝损伤患者起始剂量为80mg;
该研究,利用了来自于METEOR(n = 306)和CABOSUN (n = 110)临床试验的肿瘤组织。通过对PD-L1和CD45 / CD163(两种免疫细胞标记物)进行免疫组织化学(IHC)双重染色,评估PD-L1表达和免疫细胞浸润程度是否可以作为卡博替尼和其他靶向药物的预后和/或预测生物标志物。
主要目标是通过独立审查委员会(IRC)评价,将接受卡博替尼、依维莫司(METEOR)或舒尼替尼(CABOSUN)治疗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与PD-L1状态联系起来。
在METEOR和CABOSUN研究中,分别有29%和23%的患者肿瘤细胞PD-L1表达阳性(≥1%)。
METEOR研究中,患者分别接受卡博替尼VS依维莫司治疗,独立审查委员会(IRC)评估的中位
的患者中,卡博替尼VS依维莫司的中位PFS为8.5 VS 4.1个月。在
CABOSUN研究中,患者分别接受卡博替尼VS舒尼替尼治疗,独立审查委员会(IRC)评估的中位
的患者中,卡博替尼VS舒尼替尼的中位PFS为11.0个月 VS 5.0个月。在
的患者中,卡博替尼VS舒尼替尼的中位PFS为8.4个月VS 3.1个月。
单因素分析显示,在两项试验中,PD-L1阳性患者的PFS和OS均低于PD-L1阴性患者,且
。在多变量分析中,结合两项试验,所有患者PD-L1表达与OS之间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仅使用卡博替尼单药治疗的患者也有统计学意义。与依维莫司和舒尼替尼相比,
该研究表明,无论PD-L1表达状态如何,卡博替尼都能改善肾癌患者的PFS和OS。PD-L1的表达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