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经济正稳定恢复。3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增速较去年12月回升0.8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2335.7亿元,同比增长1.32倍;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8759.2亿元,下降4.2%。近期原材料价格上涨拉高了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但同时也使下游企业承压明显,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仍待政策扶持。
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575.6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6.7%、9.4%、-7.2%、-1.7%。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表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各地区、各部门加大稳增长和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工业经济稳定恢复,企业利润小幅增长。
从营业收入看,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4万亿元,同比增长13.9%;发生营业成本16.28万亿元,增长15%;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97%,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从资产和负债看,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42.24万亿元,同比增长10.4%;负债合计80.03万亿元,增长10.2%;所有者权益合计62.21万亿元,增长10.7%;资产负债率为56.3%,同比降低0.1个百分点。
朱虹分析称,1-2月,在工业生产加快、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涨幅较高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工业企业销售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9%,高于去年12月1.6个百分点。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40个行业收入同比增长。企业营收增长较快,为企业利润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朱虹还指出,企业利润在较高基数上保持增长,并且多数行业实现利润增长,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2个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或减亏,其中有15个行业利润增速超过10%。
北京语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添翼数字经济智库副院长贾甫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前两个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长说明我国经济仍然保持着恢复态势,这有利于今年实现5.5%的经济增长目标,这种增长与全球主要能源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也高度相关。
今年以来,镍、锂、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连番上涨,屡破历史纪录。从制造业企业来看,最终也体现为上下游盈利能力的分化,为了消化成本,目前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纸价等均纷纷上涨。
能源原材料行业对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较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2月,采矿业利润同比增长1.32倍,增速明显高于工业平均水平,部分原材料行业利润较快增长。
其中,受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煤炭价格同比涨幅较高等因素推动,石油天然气开采、煤炭采选等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57倍、1.55倍,拉动作用均较去年12月进一步增强;受有色金属、化工产品等价格上涨拉动,有色金属冶炼、化工等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63.8%、27.3%,均实现较快增长。
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57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1.55倍,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63.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7.3%,纺织业增长13.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5.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5.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
与原材料产业的火爆不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