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穿透血管和淋巴管并从瘤体表面脱落,转移到其他组织种植,形成新的肿瘤灶继续生长,称之为转移,
(1)播散性转移:肺癌细胞从瘤体表面脱落,沿支气管播散致肺内转移,或肿瘤穿透胸膜,向胸腔内播散转移。
(2)血行转移:肺癌组织穿破血管,癌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瘤栓,种植于远处器官继续增殖,形成新的肿瘤灶。血行转移理论上全身任何部位都可以到达,但是否形成转移病灶还与瘤栓定植处的环境有关,类似于种子与土壤的关系,肺癌常见的血行转移部位有脑、骨、肝、肾上腺、皮肤等。
(3)淋巴转移:肿瘤细胞进入淋巴管后,沿淋巴管进入淋巴结内增殖,因此淋巴转移与淋巴液引流路线有关,与淋巴结逐级分站相关。肺癌常见的淋巴结转移有支气管旁淋巴结、肺门淋巴结、纵隔淋巴结以及锁骨上淋巴结。
肺癌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它具有恶性的生物学行为,即浸润和转移,如果我们能够控制住浸润和转移,则肺癌的治疗就变得相对容易。目前有很多研究着眼于抑制肿瘤新生血管,显示出良好的前景。2006年8月,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权威机构把原来作为“不治之症”的“癌症”重新定义为可以治疗、控制、甚至治愈的“慢性病”。
肺癌如果出现转移了,属于晚期可能性比较大。晚期肺癌治疗摒弃了完全杀灭肿瘤细胞的传统理念,取而代之的是带瘤生存概念,避免了过度治疗带来的伤害,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保证。例如化疗,既往强调大剂量,密集多疗程。但临床研究表明,多疗程的化疗并没有带来生存期的延长,反而毒性增加,生活质量下降。多项研究表明,治疗后肿瘤稳定与肿瘤缩小或消失可以取得一样的生存时间。由此,过度的治疗是不必要的,只要肿瘤稳定不发展就可以了,化疗一旦取效,就可以及时转入维持治疗。
中药(清瘀保肺)使得患者不仅获得更长的生存期,也活得更有尊严。药物作用于肿瘤细胞的特定靶点,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同时由于目标明确,不会对正常细胞滥杀无辜,减轻了治疗的不良反应,充分发挥中药疗效,清热解毒,滋阴润肺化痰止咳的作用。同时具有补气养血,健脾消食,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使病人活得不那么辛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