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第三代肺癌靶向药物突破耐药瓶颈慈善援助项目同步落地

(原标题:全球首个第三代肺癌靶向药物突破耐药瓶颈 慈善援助项目同步落地)

虽然有越来越多的疗法能抑制癌症,长达数月甚至数年,但不幸的是大多数癌症最终仍会复发。部分原因在于,肿瘤会发生基因突变产生了耐药性。有时候某些药物开始有用,但后来就无效了。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所有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列首位,由于早期症状隐匿,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病的肺癌患者超过73万人,肺癌死亡人数超过61万,而总体五年生存率仅为16.1%。

以吉非替尼为代表的一代EGFR-TKI药物突破了传统放化疗的局限,使得EGFR突变肺癌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 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但肿瘤几乎总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耐药,导致疾病再次进展,使肺癌患者治疗再度陷入瓶颈。

今年3月,全球和中国首个第三代肺癌靶向药物泰瑞沙 (甲磺酸奥希替尼片,AZD9291)在中国获批,并于4月中旬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临床研究显示,与化疗相比,奥希替尼对于经一代EGFR-TKI药物治疗发生T790M突变耐药的患者,具备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不仅能显著抑制肿瘤进展,也大大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泰瑞沙的上市,不仅让患者可以摆脱耐药困境,同时三代靶向药物与之前的靶向治疗精准接力,全程靶向治疗,让患者获得高质量的生存。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宋启斌教授介绍,在我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约占肺癌病例总数的85%,其中约30%-40%会发生EGFR基因突变,以易瑞沙 为代表的第一代EGFR-TKI药物的应用,推动了我国肺癌诊疗进入靶向时代,使患者的生存期得到显著延长。

然而,肿瘤几乎总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耐药,导致疾病再次进展。上海市胸科医院陆舜教授介绍: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EGFR突变患者,人数占全球近一半。大多接受一代、二代EGFR-TKI药物治疗的患者,会在治疗后一年左右耐药。随着精准医疗的进步,我们发现,大约三分之二的耐药患者出现T790M突变。

为了克服T790M耐药突变,阿斯利康的科学家经过对耐药机制的持续探索,成功研发出第三代肺癌靶向药物奥希替尼,打破了患者耐药后无药可医的僵局。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介绍:我们在临床试验中欣喜地看到,对于经一代EGFR-TKI治疗后病情进展的T790M突变患者,奥希替尼取得了喜人的效果,它能与EGFR敏感突变和 T790M突变位点结合,强效、精准地抑制由于T790M突变引起的肿瘤耐药。去年世界肺癌大会公布的AURA3临床试验中,奥希替尼第一次显示出超过10个月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而以往的化疗取得的只有4-5个月。

吴一龙教授还表示:短短十多年里,肺癌的靶向药物已从一代发展到如今的第三代,我们对抗肺癌的武器库迅速更新,为患者赢得了更多的生存机会,生存质量持续提升,这让我倍感激动。相信随着第三代靶向药应用于临床,我们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突破5年、10年的门槛活得更长、更好。

日前,由中华慈善总会发起、阿斯利康中国支持,以泰然新生为主题的泰瑞沙慈善援助项目启动会在郑州正式举行。该项目旨在帮助中国大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持续、稳定地获得先进靶向药物泰瑞沙的治疗,切实减轻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为患者创建一个关爱的平台,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命质量。

据悉,泰瑞沙慈善援助项目将面向符合适应症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药品援助。为了便于患者领药,在各地慈善会的

文章已创建 7436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相关文章

开始在上面输入您的搜索词,然后按回车进行搜索。按ESC取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