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鳞状细胞癌(SqCC)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第二常见的组织学类型, 约占NSCLC的25.6%1。肺鳞癌因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发生疾病进展,限制了治疗选择。因此,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仍然是SqCC一线治疗的标准方法。
随着药物研发的进展,近期多种药物获批用于肺鳞癌患者的一线和二线治疗,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阻滞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尽管鳞癌中EGFR突变率较低,但由于肺鳞状细胞癌中经常会观察到ErbB通路出现失调现象,因此ErbB家族是肺鳞癌的有效治疗靶点之一。
ErbB家族受体阻滞剂阿法替尼基于LUX-Lung 8研究结果被批准用于肺鳞癌患者的二线报告LUX-Lung 8研究的分析结果显示,在鳞癌二线治疗中,阿法替尼疗效优于厄洛替尼,ErbB家族突变阳性患者获益更大。
现分享2019年《Anti-Cancer Drugs》期刊上最新发表的一例鳞癌病例,该患者具有ErbB家族变异,在上海市胸科医院接受阿法替尼治疗获得长期疗效3。
患者,中国男性,53岁,30年吸烟史(75包-年)。伴有阵发性咳嗽,少量血痰,以及活动后哮喘,于2012年8月首次就诊。病理诊断为左下叶SqCC,并行左肺切除术,P-T2bN3M0,R(-),IIIB期。ECOG体能状况(PS)评分为1分,伴有支气管壁浸润和肺门血管壁浸润。肿瘤大小为6.5×5.0×3.4cm。
患者确诊为肺鳞癌后,行左肺切除术,并且因其气管隆突下间隙,气管性支气管,下肺韧带及后腔静脉,右肺门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故排除放射治疗。手术后,该患者接受了四个周期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前两个周期,卡铂450 mg加紫杉醇300 mg;后两个周期,卡铂450 mg加紫杉醇270 mg)。2013年4月患者病情进展,右侧腰部淋巴结恶性病变,遂入选LUX-Lung 8临床试验,于2013年4月25日开始接受阿法替尼40 mg/天治疗,ECOG PS评分为0,肾功能和肝功能正常。
患者2013年6月20日进行第一次CT扫描时,通过独立评审,获得了部分缓解(PR)。2014年7月17日,疾病进展,右侧肾上腺发现新的结节。研究者评估的PFS为448天(14.7个月)。
2013年4月25日开始接受阿法替尼治疗,2014年1月28日疾病进展(右锁骨上淋巴结病变进展),独立评审的PFS为278天(9.1个月)。尽管研究者在基线处检测到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并且阿法替尼治疗后显著缩小,但不认为其是可测量的病变。因此,继续阿法替尼治疗,至2014年9月11日,共504天(16.6个月)。根据独立评审,患者在出现影像学进展后继续接受阿法替尼治疗。独立评审的PFS(PFS-1)与研究者评估的PFS(PFS-2)之差为170天(5.6个月)。患者OS为537天(17.7个月)。
不良事件与LUX-Lung 8报道一致。其中,腹泻(最高2级,用洛哌丁胺治疗),皮疹(最高3级)和2级甲沟炎。由于皮疹,患者两次减少阿法替尼剂量:从40减至30 mg,然后从30减至20 mg。剂量减少后不良事件减少,主要是1级或2级。
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QLQ-C30和QLQ-LC13显示,该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治疗期间基本保持稳定,仅在最近两次随访有所下降。症状评分,包括呼吸困难和整体肺癌症状,同样稳定,在疾病进展后出现下降。对存档的石蜡包埋组织样本进行NGS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