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系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以及光和热的辐射,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容易产生二次爆炸、能产生有毒气体,其威力不亚于炸弹。
近年来,随着各地工厂产能的上升,粉尘爆炸事故更是频频发生,造成不同程度的伤亡。
2014年2月5日10时,黑龙江龙凤玉米有限公司淀粉包装车间,工人在清扫设备过程中,造成粉尘飞扬,引发爆炸,事故共造成10名职工不同程度受伤。其中,1名于6日上午死亡,1名职工重伤和8名职工轻伤。
2014年4月16日10时左右,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东陈镇双马化工有限公司硬脂酸造粒塔正常生产过程中,维修工人在造粒塔底雏形料仓外加装气体振荡器及补焊雾化水管支撑架时,发生硬脂酸粉尘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9人受伤。
2014年5月27日下午4时许,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辅料包装厂车纽车间除尘室发生粉尘爆炸事故,造成5人受伤。
2014年8月2日上午7时37分许,江苏昆山市开发区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截至2014年8月6日,造成共75人死亡,185人受伤。
近日,苏州消防部门联合安监、环保、经信部门决定对全市2007家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企业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排查治理工作,以消除粉尘爆炸高危企业的消防安全事故隐患。
小小的粉尘为何会产生这么大的威力,企业又应当如何来预防粉尘爆炸?对企业来说亟须补上这一课。针对于此,市消防部门为您详细介绍有关粉尘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在管理上杜绝粉尘爆炸事故的再次发生。
粉尘的火灾爆炸事故多发生在煤矿、面粉厂、糖厂、纺织厂、硫磺厂、饲料、塑料、金属加工厂及粮库等厂矿企业。能发生爆炸的粉尘种类较多,根据统计目前有下列七种物质的粉尘具有爆炸性:金属粉末(如镁粉、铝粉、锌粉、硅铁粉、铝材加工研磨粉);煤炭;粮食(如小麦、淀粉、糖、奶粉);饲料(如血粉、鱼粉);农副产品(如棉花、烟草、茶叶粉);林产品(如纸粉、木粉);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由于粉尘爆炸本身是一类特殊的燃烧现象,它也需要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三个条件。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表明,易发生粉尘爆炸的条件一般有三种:可燃性粉尘以适当的浓度在空气中悬浮,形成人们常说的粉尘云;有充足的空气和氧化剂;有火源或者强烈振动与摩擦。通常认为,易爆粉尘只要满足条件1和条件2,就意味着具备了可能发生事故的苗头。
粉尘爆炸具有极强的破坏性。粉尘爆炸涉及的范围很广,煤炭、化工、医药加工、木材加工、粮食和饲料加工等部门都时有发生。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发生粉尘爆炸的频率为:局部爆炸150-300次,系统爆炸1-3次,且呈增长趋势。
其次粉尘爆炸容易产生二次爆炸。第一次爆炸气浪把沉积在设备或地面上的粉尘吹扬起来,在爆炸后的短时间内爆炸中心区会形成负压,周围的新鲜空气便由外向内填补进来,形成所谓的“返回风”,与扬起的粉尘混合,在第一次爆炸的余火引燃下引起第二次爆炸。二次爆炸时,粉尘浓度一般比一次爆炸时高得多,故二次爆炸威力比第一次要大得多。另外,粉尘爆炸能产生有毒气体。一种是一氧化碳;另一种是爆炸物(如塑料)自身分解的毒性气体。毒气的产生往往造成爆炸过后的大量人畜中毒伤亡,必须充分重视。
在中国的大部分企业,工人对于粉尘爆炸的危害,大多知之甚少。专家指出,国家安监总局早就发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