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ASCO】安罗替尼再亮剑晚期肺鳞癌新突破

安罗替尼是由正大天晴药业自主研发的新型口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生长的双重作用,已被CFDA批准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线年ASCO上安罗替尼最新的研究情况如何?治疗的安全性如何?血管靶向药物在肺鳞癌中是否有可能取得突破?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采访了吉林省肿瘤医院的程颖教授。

程颖教授:ALTER 0303研究在2017年ASCO会议公布了总体结果。该研究共纳入437例至少接受过两种化疗方案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安罗替尼组和安慰剂组。与安慰剂组相比,安罗替尼组无进展生存期延长3.97个月(p0.001),总生存期延长3.33个月(p=0.002)。今年的ASCO会议上报告安罗替尼病理亚组分析结果,其中腺癌336例,鳞癌76例。腺癌亚组中,与安慰剂组相比,安罗替尼组PFS延长4.16个月(p0.0001),总生存期延长2.7个月(p=0.0051)。令人欣慰的是在鳞癌亚组中,安罗替尼组PFS延长2.93个月(p=0.001),总生存期延长4.7个月(p=0.0932)。

该亚组结果证实无论是肺腺癌还是肺鳞癌患者均能从安罗替尼治疗中获益。对于鳞癌,尤其到三线及以上的病人,还能获得和安慰剂相比有4.7个月的总生存期延长,这是很大的突破。

程颖教授:安全性:这一直是抗肿瘤药物关注的热点。从ALTER 0303研究的亚组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到,安全性在肺腺癌和鳞癌亚组中是有一定差别的。腺癌中3级及以上且发生率大于5%的毒性,主要为低钠血症、高血压。鳞癌中主要为高血压,淋巴细胞数减少、低钠血症、咯血以及Q-T间期延长。鳞癌患者的咯血一直是临床医生和患者担忧的事件。在该研究中,鳞癌患者咯血的比例的确是有升高。在所有级别的咯血中,76例鳞癌患者中,安罗替尼组有17例(36.17%)出现咯血的情况;3级及以上的咯血不良事件中,在安罗替尼组有5例(10.64%),安慰剂组有1例(3.45%)。在所有等级的咯血中,安慰剂组有5例(17.24%)。所以鳞癌患者的咯血事件可能是未来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应用前景:今年ASCO会议上会公布安罗替尼肺鳞癌的亚组分析结果,抗血管生成药物在肺鳞癌的应用可能会成为又一个热议的话题。贝伐珠单抗是第一个在国际上引起关注,也是在临床上应用很久的药物。ECOG4599研究及国内做的BEYOND研究均排除了鳞癌病例,主要是由于前期研究中出现了很多咯血的病人,所以贝伐珠单抗目前是在非鳞癌患者中应用。

除了贝伐珠单抗之外,目前国内的血管内皮抑制素药物,在2005年由孙燕院士牵头的研究中观察到该药联合NP(长春瑞滨/顺铂)方案可延长患者肿瘤进展时间。因此血管内皮抑制素药物与化疗联合被批准用作肺癌的一线治疗。尽管血管内皮抑制素药物的适应症中包括了部分鳞癌患者,但今年的CSCO指南推荐血管内皮抑制素药物联合NP(长春瑞滨/顺铂)的方案作为非鳞癌患者一线治疗的可选策略。

另一个就是雷莫芦单抗(Ramucirumab),FDA批准它与多西他赛的联合用作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但在与多西他赛的对比研究中,它的获益时间并没有达到预期结果。但是由于目前鳞癌的治疗方法非常有限,且出于毒性低的考虑,即使获益较小,FDA仍批准雷莫芦单抗联合多西他赛用作驱动基因野生型患者的二线治疗。

上述两个抗血管生成药物,均是与化疗联合可应用于部分肺鳞癌患者。除此之外小分子多靶点药物安罗

文章已创建 7436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相关文章

开始在上面输入您的搜索词,然后按回车进行搜索。按ESC取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