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研究无镇静作用的H_1受体拮抗药在制药工业已获成效,已有几个无镇静作用的H_1受体抗组胺药用于临床,其余尚在研究中,其中包括cetirizine,为一羟嗪的人体代谢物。是一个作用强而持 (本文共2页)阅读全文
背景:过敏性疾病已成为21世纪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主要包括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都属于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而组胺释放与变态反应发生密切相关。因此抗组胺药物广泛应用于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中,尤其是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因其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受到临床的普遍欢迎,发展迅速。我国市场销售前三位的抗组胺药物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和咪唑斯汀,有关这三种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较多,但结论不一。研究目的:运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及咪唑斯汀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和社会适用性进行全面的评价。研究方法:系统检索了Cochrane图书馆、Embase.com网络版(包含MEDLINE和EMBASE)、CBMdisc光盘版,并追查了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两名系统评价员背对背进行文献的筛查、质量评价及资料提取,交叉核对,不同意见通过讨论解决。有效性研究用Meta分析和描述的方法评价。Meta分析通过软件Revman4.2.8… (本文共99页)
背景: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是目前慢性荨麻疹最常见的一种亚型,发病率约为0.5%~1%,发病高峰为20~40岁,儿童主要以急性荨麻疹为主,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发病较少。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在治疗上较困难。根据2012年的EAACI/GA2LEN/EDF/WAO指南,非镇静类抗组胺药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首选药物,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观察左西替利嗪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于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受试者95例,随机归入左西替利嗪组(29例)、并以经典的二代抗组胺药西替利嗪(32例)及氯雷他定(34例)为对照。左西替利嗪组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商品名迪皿,10ml:5mg),1~2岁患儿1.25mg/次*1次/天,2~6岁患儿2.5mg/次*1次/天,6~12岁患儿5mg/次*1次/天。西替利嗪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商品名澳博达,20… (本文共36页)
目的:研究咪唑斯汀、氯雷他定及西替利嗪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contactdermatitis,ACD)小鼠产生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及白介素(IL)-4的影响,探讨抗组胺药治疗ACD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ACD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ACD小鼠产生IFN-γ、TN… (本文共3页)阅读全文
目的 :分析评价西替利嗪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按Bliss法测定西替利嗪对组胺致豚鼠休克的ED50 、ED95、ED99和对小鼠的LD50 、LD5、LD1,并计算该药的治疗指数、安全系数、可靠安全系数和安全范围。结果 :西替利嗪口服给药可显著减轻豚鼠静脉注射组胺所致休克反应的严重程度 ,降低休克发生率和死亡率 ,其ED50 、E… (本文共4页)阅读全文
经皮给药系统是近年来药剂学中发展较快,研究较活跃的领域。然而皮肤的屏障作用限制了经皮给药系统的发展,寻找安全高效的透皮促进剂即成为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盐酸苯海拉明和盐酸西替利嗪为模型药物,研究了常用透皮促进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