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李永磊:经济修复与高油价下化工板块投资机会

全球能源和粮食涨价下,化工行业有哪些影响及机会?国内经济修复和新能源产业推进下,行业是否迎来新的成长,如何把握中长期布局良机?鹏华基金直播里国海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化工行业首席分析师李永磊带来了主题分享,以下是嘉宾部分观点,扫码即可回看全部会议内容!

化工牵涉的行业非常多,所以油价对每个行业影响其实是不同的。但整体来看,高油价对化工行业相对利空。如果我们把它看成一个大的行业,因为原材料价格太高往下游是不好传导的,这也是为什么在原油价格暴涨的过程里面,三、四月份化工整个走势不太好的原因。

但是如果我们再详细分析一下,其实对某些细分行业和产业链的不同位置来说,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比如对煤化工来说,原油价格越高,对煤化工来说越好,因为它用的不是原油,它用的是煤炭;还有对于化肥来说,原油价格越高,它的下游需求越好。因为原油价格越高意味着农产品有一定的联动性,农产品价格越高,对它的需求这端越好。

还有一些比如最近的 PTA 和 PX,它和高油价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主要是因为俄罗斯原油炼制成品油往欧洲去的量少了之后,整个欧洲和美国成品油的短缺,带来了一部分原材料比如 MX(混合二甲苯)它们更多拿去做炼油了,没有拿去做化工品。导致一部分供给收紧,所以 PX、PTA 的价格也在涨,这是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影响。

整体来看,越靠近上游的行业可能油价涨的过程里面它的收益会更多一些;靠近中端的受损会更多一些。对于供需比较紧张的行业,它在价格原材料上涨的过程里面,它能够顺得下去,可能还会额外再加一部分利润,这样的行业就要更好一些。

对于比较宽松的行业或者过剩的行业,油价上涨会压缩它的利润。上半年更多的体现还是压缩利润,可能现在有点改变,因为最近需求上有所复苏,内外需同步复苏带来的原材料涨价。不同的时段,不同的产业链位置,不同的行业,它的影响都不太一样。

化工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能源,因为我们原材料加上加工制造生成下游产品里面最重要的一方面是能源。所有的传统化工大国在能源方面都还是有一些优势的。现在欧洲整个成本大增,对他们的化工产业影响应该会非常大。我们也分析了一下,历史的角度去对比,因为国内的能源是以煤炭为主,石油、天然气、煤,包括新能源都有。

欧洲能源最多达 35% 左右来自于石油,20% 左右来自于天然气,还有 10% 几来自于煤炭。我们的煤炭和欧洲的天然气、石油和煤炭来比,单位热值的价格都是有优势的,而且这个优势在逐渐拉大。这是疫情之后的因素,和俄乌战争有一定的关系。但俄乌战争只是一个催化剂,不是最主要的。这个优势它会持续存在。这个情况之下对我们的化工行业就有一定的利好。而且我们最近分析了一下国内主要的一些化工产品,有一些化工产品的出口量已经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增长。这里面像 PVC、PP、PE,聚乙烯、聚丙烯,还有炭黑一些产品出口量都在增加。

当然这个增加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它不能一下全起来。因为整个欧洲和美国,尤其是对欧洲的供应链来说,它相对比较稳固。发达国家和国内不太一样,我们国内的交易比较灵活,随时调价格。但海外更多是上下游企业之间是一个长期的合作关系。所以短时间之内能源成本的增长,并不一定会很快导致它更换供应商。但是时间长了之后,我们觉得这方面应该会发生一些变化,有一些体现。但是更多的产品出口量还是没有明显的体现,但价差是持续拉大。这是一方面。

第二方面出口还是遇到一些影响因素,比如海运费的价格,尤其是以液体化工品运

文章已创建 7436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相关文章

开始在上面输入您的搜索词,然后按回车进行搜索。按ESC取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