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背后的幸福密码

今年上半年,青海省惠民民生投资中卫生、社会工作和社会保障业投资同比增长58.6%,教育投资增长2.3%。青海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8%。其中,用于民生方面支出持续增加,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4.4%,住房保障支出增长15.3%,农林水支出增长6.1%,教育支出增长5.7%,卫生健康支出增长3.2%……

倾听民之意、关注民之忧、化解民之困、改善民之基,当民生改善书写在新时代之时,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社保水平、支持就业创业的民生指标也迎来“更上层楼”的新高度……

上半年,青海省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81.2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5.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1%,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围绕“六稳六保”首要任务,青海省出台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延续实施部分减负稳岗扩就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农牧民培训就业等政策举措,启动第四轮“三支一扶”计划、就业见习计划、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和职业技能提升质量年活动,开展推进政策落实、推动服务落地就业“双推”工程,有力促进各类群体就业。

就业连着民生,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更是牵动着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稳住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盘子,就是稳住了人才,稳住了青年一代的心。

韩颖是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学生,由于喜欢多肉植物并成功创办了仙萌多肉品牌。历经两年的艰苦奋斗,现在的她已经拥有近百万元的资产,同时解决了8户困难群众就业。优厚的创业政策将她扶上马,再加上量身定制的创业培训,使她的创业梦想成为现实。

刘毅琳,一名伶牙俐齿的湖南姑娘,是青海师范大学2018级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学生。她已经在大学的创业孵化基地成立了一家旅游公司,每年的旅游接待量达千人。“青海这么美,青海的就业环境这么好,我为什么不留下来?”面对毕业后要回家乡还是留在青海的问题,美丽的姑娘这样回答。

在她的旅游公司有十余名兼职导游,均是学校勤工俭学的学生。她说,能成立公司多亏学校孵化器的帮忙。“什么都不用操心,只要做好业务就能挣得第一桶金!”她已经想好在青海的第一份事业,就是为大美青海代言。

刘毅琳口中的什么都不用管,就是不用管公司的场地、水电暖等的基础设施,就连人员培训孵化器都帮大学生们做了。这就是大学生体会到的青海就业创业环境的空间和价值!

“一年前,父亲被诊断出患有小细胞肺癌,怎么也想不到这个陌生的病会来到我们家,我查找翻阅很多资料了解这种病,就想让父亲能再多陪我们几年。”在诊所买药的李沐说。

小细胞肺癌药物治疗主要是吃吉非替尼片。“这种药规格是0.25克,10片装,价格是2550元。一个月要吃3盒,再加上其他的治疗,一个月的费用近4万元。”李沐说,他把治疗情况和费用告诉父亲后,老人哭了。“他说,不治了,不能给家庭带来负担。”

“我一直关注着国家和青海省的药品采购政策。国家集中采购药品,抗癌药一直在降价。当看到吉非替尼片降至257元后,我很激动。”药价降了,父亲心理压力小了,治疗也积极了。

“小药片牵着老百姓的心!现在父亲最关注的就是集中采购药品的信息,当一批又一批的‘团购’药品在我省落地的消息传出后,他总是说,国家政策好,这救了很多人啊!感慨中,父亲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如今身体好多了。”李沐高兴地说。

打开青海省药品集中采购清单目录,很多药品的价格降到了几角几分,可也正是这几角几分钱,彰显着青海省在医药

文章已创建 7436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相关文章

开始在上面输入您的搜索词,然后按回车进行搜索。按ESC取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