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化疗作为细胞界的“生化武器”,对于所有的细胞而言都有着不容小觑的杀伤力,当化疗药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我们体内的好细胞,如:血细胞、口腔细胞、毛囊细胞等也不可避免地“关荣牺牲”,如此一来也就造成了我们常说的化疗副作用,真可谓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而与之相对应的免疫治疗则有着副作用小而疗效又好的先天优势,试问谁又能拒绝这样的“抗癌神药”呢?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被人人诟病兼治疗与危害于一身的化疗,在近期一项临床试验中却显示出了超凡的实力,甚至直接将PD-1拉下了抗癌药的“神坛”。
在亚洲地区,约有50%的肺腺癌患者携带EGFR基因突变[1]。目前针对该基因突变的药物共有9种,如:奥希替尼、吉非替尼、阿法替尼等。
然而,即便是再强的靶向药,却仍旧无法避免耐药的发生,而这也正是我们后台中经常会收到的患者留言:靶向药耐药之后,我该怎么办?关于这个问题,病友群里总有许多不同的声音,有人说可以尝试最新的免疫治疗,也有人说应该继续采用传统的治疗方式……
终于在2021年12月17日,一项由日本学者开展的研究告诉我们[2]: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耐药后,化疗疗效胜过免疫单药治疗。
这是一项由日本学者开展的前瞻性、随机、多中心二期临床试验,入组的102例患者均为从未接受过含铂化疗的晚期或复发性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其中:
于是,研究们为了研究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将这102例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为两组,其中:
在经过中位随访时间25.5月(免疫组)和23.4月(化疗组)的观察记录后,研究人员的发现真可谓是令人大吃一惊:
从试验数据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化疗组的疗效远超于免疫组,尤其在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方面,化疗组相比于免疫组更是翻了三倍不止。
不仅如此,研究人员在进一步的分析中更是发现,不论患者的PD-L1表达如何,化疗的疗效依旧优于免疫治疗的疗效。
也就是说,这个过去被我们愿称之为“抗癌神药”的PD-1抑制剂,在靶向药耐药后的单药疗效竟被我们经常吐槽的化疗“分分钟吊打”,真真印证了我们常说的那句俗语:姜还是老的辣!
确实正如我们前文所说,化疗“敌我不分”,在消灭癌细胞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痛苦难捱的副作用,为此也造成了许多病友们谈化疗“色变”,甚至不惜高价求偏方用新药,也不敢接受正规化疗的局面。
然而事物都有两面性,就像我们刚刚所提到的临床试验一样,相比于当下新出的一些疗法/药物在抗癌领域的不确定性,化疗作为癌症治疗的三大手段之一的抗癌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并且在过往的研究中均有数据显示[3-5]:
而在觅健平台上,甚至有觅友曾化疗过70余次,并且目前状态良好的,近期热门的冬奥单板滑雪选手Max Parrot在确诊癌症后也是通过12次的化疗才战胜了癌症,并为加拿大夺得冬奥首金。
由此可见,即便面对着大家毁誉参半的议论,化疗却始终坚定地站在抗癌的前线,为对抗癌症努力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随着当下医疗的不断发展,对于一直以来让大家面露难色的化疗副作用也有所改善:首先,已有越来越多副作用小且疗效好的化疗新药被运用于临床;其次,针对化疗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医生们也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完善的措施来减缓副作用的发生,如:用冰帽解决脱发问题、用药物解决恶性呕吐问题等等。
总而言之,虽然化疗存在着一些令人头痛的副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化疗确确实实是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对抗癌症的手段,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因为害怕副作用而放弃化疗,要知道我们的敌人从来就不是化疗副作用,而是真正造成我们要忍受这些副作用的癌症。
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耐药后可优先选择化疗,也只是《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中推荐的一种选择,并不代表所有的患者都适合这个方案,如:EGFR突变耐药后还有推荐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的,也有推荐再次进行活检或基因检测的。
近年来,癌症治疗领域不断有新药/新疗法的消息传出,这是好事,但同样也可能成为我们的负担,毕竟当那么多选择眼花缭乱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往往容易丢失自己的判断,盲目地想要选择当下最贵、最热门的药物/疗法,以为这种大家普遍看好的东西就一定是适合自己的。
但毕竟是药三分毒,而我们面对的又是这样一个庞大且难以对付的敌人,因此对于我们而言,治疗用药更是要讲究循证医学,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切忌盲目追新,否则则有可能适得其反。
所以觅健科普君在这里也希望此时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能够在心中牢记这八字用药箴言:不挑贵的,只选对的!
[3].丛蕾,崔言刚,王潍博,等.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预后因素的COX回归分析[J].中国癌症杂志,2009.
[4].于晓旻,王莉芬,吕丽.92例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医药导报,2007.
[5].詹友庆,孙晓卫,李威,等.影响根治术后胃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J].癌症:英文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