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合成生物初创百福安天使轮融资近5000万元已构建3000余种的工业先导酶元件库将建立批

原标题:专访 合成生物初创百福安天使轮融资近5000万元,已构建3000余种的工业先导酶元件库,将建立批次百公斤级产品制备的微型工厂

近日,苏州百福安酶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福安生物)完成近 5000 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红杉中国种子基金领投,合力投资跟投。此前,百福安生物于去年 12 月完成了数百万元的种子轮融资。百福安生物于 2014 年由华东理工大学许建和教授创立,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已拥有完备的合成生物学技术平台、先进的酶工程平台及酶基绿色工艺开发技术,是 “中国生物催化产业的主要开拓者” 之一。

目前,百福安生物在上海落地的研发中心以及在苏州落地的中试基地,不仅拥有先进的工业酶基因挖掘与改造平台,还针对不同类型的酶功能元件平台搭建了不同种类、不同用途的产品开发平台。百福安生物正利用高性能的生物元器件组合合成多种产品类别。

百福安生物自成立以来,依靠独有的酶技术平台与近 20 家下游公司达成了技术合作,完成了多项产品技术的从头研发和规模化量产,比如与苏州开元民生合作打造了一条年产 300 吨地尔硫卓的酶法生产线;受苏州富士莱药业委托,原创研发并在全球率先建成了年产 100 吨的 (R)- 硫辛酸酶法生产线;与厦门欧米克公司合作建成了全球首条年产 30 吨高端香料 ( R )- 烷基内酯酶法生产线,等等诸多案例。百福安生物于 2021 年进入新起点、新征程,积极开拓以多元研发主导的产品平台化路线。

公司科学创始人许建和于 1987 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95 年获得了华东理工大学和日本京都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学位。长期以来,许建和一直致力于推动生物制造技术的实际落地和开花结果,迄今在产业化方面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90 多项。

许建和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物化学工程的首批研究者之一,致力于合成生物学领域中新型酶催化剂的研究开发和生物催化过程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将绿色生物制造过程从实验室里的微孔板扩大应用到企业的大规模生产线,拥有丰富的工程化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博士毕业后,他就在华理开启了生物化工和合成生物技术的研究之路。他表示,华理的生物化工专业在国内首屈一指,且从建校之初的抗生素制造工学开始,就是一个国内独具特色和优势的重要学科分支,70 年来为全国生物化工和合成生物学领域输送了大量优秀专业人才。这也是他博士毕业后选择留在华理开展科研与教学工作的原因之一。

2006 至 2017 年,许建和曾担任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在许建和的引导和带动下,该实验室以生物反应系统的工程化和智能化为核心,同时结合企业的生产需求和产业的发展方向,让生物技术落地于实际生产,从而取得一系列成果问世,不断彰显生物化工的社会价值。深耕生物化工近三十年,许建和已经申请多项专利,也因此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杜邦杰能科中国酶工程杰出贡献奖和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等荣誉。

许建和告诉生辉 SynBio,生物化工的最终目的,就是将生物技术运用在生产过程中,并且大批量、高效率地制造目标产品。为了完成这一目标,许建和身体力行地践行产学研相结合的理念,在工程应用领域中成果同样显著。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绿色生物催化剂正成为各大跨国企业巨头争相研发和专利保护的关键材料。其中,酶是一种温和、可再生的天然催化剂,赋予了生物催化过程绿色环保和可持续性特征,被称为生物制造产业的核心 “芯片”。

文章已创建 7436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相关文章

开始在上面输入您的搜索词,然后按回车进行搜索。按ESC取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