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过顺风车的电车连保修都不配了?

众所周知,近两年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激烈,比配置、杀价格比比皆是,各个厂商还都在各种画大饼,给车主的权益都是各种拉满。

在大家伙看来,电车三电系统后期维修费用相当昂贵,购车的时候质保几乎是必须的。

于是,厂家们就陷入了一个困境:有这些权益不是加分项,但要是缺了,可能就成了劝退项。

而对用户们来说,如果因为跑顺风车被当成了营运车辆,质保权益没了,那恐怕没人能乐意。

但让大家为了质保,没法开顺风车,也让人挺不爽,毕竟现在上下班接个顺风车单子赚点油钱的人比比皆是。

“ 营运机动车是指个人或者单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而使用的机动车,非营运机动车是指个人或者单位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而使用的机动车。 ”

而顺风车,早在 2018 年 5 月 21 日,交通运输部就表示和网约车是不同性质的出行方式。

网约车本质上还是因获取利润为目的的机动车,而顺风车虽然也是在网上交易的,但它是以满足车主自身出行需求为前提,收的钱也只是为了分摊部分出行成本。

既然被定性成以满足车主自身出行需求为前提,那顺风车当然不算是营运机动车了。

所以大家注册顺风车的时候,没听说过谁要跑车管所去把行驶证上的非营运改成营运吧。

有的网友表示顺风车算不算营运车,行驶证上写得清清楚楚,厂家不应该私自界定。

既然国家层面已经多次申明,顺风车不算网约车,不属于营运车,那么厂家用真的会用这种说辞来卡大家的保修脖子吗?

客服先是强调了一波质保的条条框框,但又说不清顺风车算不算营运车,会不会影响质保这些具体问题。

一边嘴上说主要看行驶证上的车辆使用性质是不是营运,但又马上跟了一句:全国各地的判别方式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这么说的话,那开车捎了趟自家亲戚,亲戚客气地给我加了一箱油、付了高速费,这又算不算获取了收益呢?

所有车企里,最特殊的是蔚来客服,很有底气地说,是不是营运车都不影响质保。

理论上行驶证上车辆使用性质还是非营运就应该没问题,但不 100% 保证。

法务老师告诉我们,关于汽车质保,国家在 2022 年初正式执行了《 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 》。

根据规定,只要没取得营运牌照、车辆行驶证上还是非营运,那就属于三包保护范围内,车企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履行三包政策。

而厂家额外提供的终身质保等等这些三包以外的质保条款,也得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来执行,所以也不能把顺风车定义成营运车辆,从而拒绝履行质保。

你大可以翻开这些车子的用户手册、保养手册里,往往都有个 “ 免责声明 ”,密密麻麻写满了一堆条款,有一堆理由可以避开质保。

说是如果你在任何 12 个月内,行驶里程超过了 3 万公里,三电终身质保条款就没了。

虽然说一年 3 万公里的里程数已经不少了,像一些特殊职业的大哥们,需要天天跑东跑西,买比亚迪的话,基本就不用考虑三电质保这事儿了。

看了一圈下来,只有特斯拉没有什么条条框框,每款车型配置都定的清清楚楚,该是多少就是多少。

不过,脖子哥在网上查了一圈,目前还没出现因为顺风车问题,影响质保条款的新闻。

在国内新能源市场拼杀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恐怕也不会有车企因为这种极低概率事件和并不高的成本,从而影响自己的口碑。

话虽这么说,可既然事情已经闹到了台面上,那车企们要么像特斯拉这样把条款写得简单、清楚点,多点真心少点套路;要么就出来发个声,说清楚顺风车到底咋算,给用户们吃个定心丸,免得大家花钱还要买担心。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