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加强工业烟气治理构建清洁煤供应体系

1月19日,记者从环保部获悉,环保部近日召开了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及趋势分析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认为,冬季重污染天气频发成为现阶段大气污染治理的焦点和难点,工业排放是大气污染第一大排放源。为此,专家提出推进工业烟气污染深度治理和超低排放控制,构建清洁煤供应体系,构建“车-油-路”一体化的移动源排放污染综合控制体系等建议。

进入冬季以来,重污染天气频发。其中,去年11月-12月京津冀区域发生6次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重污染过程。

据专家介绍,从区域排放强度来看,京津冀地区的排放强度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从季节变化特征看,以京津冀地区为例,采暖期和非采暖期相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增加30%左右。

在污染物来源方面,专家分析认为,工业排放是SO2、NOX、一次PM2.5及VOCs的第一大排放源,民用排放是一次PM2.5的重要排放源,交通源是NOX和VOCs的重要排放源。

在大气污染成因方面,专家认为,主要的原因包括三个方面,即污染物一次排放、二次转化以及气象条件。当前面临的主要大气污染问题,是以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为代表的大气复合污染问题。

PM2.5来源复杂,其化学成分既来自于直接排放,也来自于二次转化。最新的研究显示,除了SO2转化为硫酸盐,NOX转化为硝酸盐,VOCs转化为二次有机气溶胶,氨转化为铵盐等过程外,还存在这些化学成分之间的相互影响。如NO2促进SO2加快转化为硫酸盐,产生“1+12”的大气污染生成效果。

专家建议,在未来排放控制中,需强化非电行业(钢铁、水泥和玻璃行业)提标改造、燃煤锅炉整治、民用散煤清洁利用、黄标车及老旧车辆淘汰、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能源加工储运行业)等措施,实现SO2、NOX、一次PM2.5和VOCs排放量同步下降。

在大气污染防治控制途径方面,与会专家认为应从多方面着手,包括构建清洁煤供应体系,进一步推动煤炭高效清洁集中利用;有序淘汰民用散烧煤和10吨以下燃煤工业锅炉,并建议实施冬季替代散煤的电价补助。2030年,京津冀煤炭集约化利用提高到90%以上,力争京津冀2030年煤炭比重降至40%以下,农村散煤削减50%以上。

推进工业烟气污染深度治理和超低排放控制。专家提出,2020年基本淘汰钢铁、电力、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的落后产能;非电行业全面实现污染达标排放,推动钢铁、平板玻璃、水泥等行业全过程节能和烟气治理工程;石化化工行业VOCs控制技术普及率大幅度提高,VOCs排放总量较2015年削减50%以上。

此外,构建“车-油-路”一体化的移动源排放污染综合控制体系,建立区域协同、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融合的全覆盖和全链条的移动源机动车污染防治和监管体系。重点开展道路柴油车、工程机械、船舶等关键柴油机领域的清洁化专项工程,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率先实施“清洁柴油机行动计划”;重点推进“新能源汽车行动计划”。(记者 欧阳春香)

过去环保部门只管踩刹车,而地方主官只管加油门,现在是要让地方决策者和环保部门一起来给环境污染踩刹车。通过环保约谈,环保部门更有存在感,更能有效发挥自身职能;被约谈之后,地方政府更能意识到责任缺失的危害,从而提升守土尽责的意识,切实履行环保责任。

由于生态破坏严重,2015年9月,环保部对甘肃省张掖市政府、甘肃省林业厅和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进行了约谈并要求整改。而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在上个月底刚刚结束的对甘肃省的督察发现,祁连山生态破坏问题依然严重。

“例如,露天烧烤、焚烧垃圾、烧秸秆和道路扬尘等,表面看是施工单位不遵守法规,实际是监督监管不严格,倒逼力度不够。

前11个月 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2%

文章已创建 7436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相关文章

开始在上面输入您的搜索词,然后按回车进行搜索。按ESC取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