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是河南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重要举措,河南提出要全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目标。近年来,我市把科技创新作为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下好先手棋,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打出一套体制机制等综合配套改革的组合拳,以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和创新环境优化为抓手,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为中西部资源型城市创新驱动趟出了一条新路、作出了示范。
这里是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家国内知名的金铜冶炼、黄金精炼加工企业,近日,企业在关键金属提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关键金属铑的提取,这项技术的突破,可以每年为企业带来上千万的产值。
我们这几年围绕技术创新工作,我们在资源综合回收这块下了很大功夫,在研发投入这块力度也不断加大,我们这个技术掌握后,对我们原料的“吃干榨净”,包括对关键金属下一步的应用,从材料方向发展也有更大的一些意义。
近年来,三门峡逐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市财政每年统筹5亿元,全面实施科技投入倍增计划,引导华鑫铜箔、国投金城冶金、金源朝辉等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预计达到30亿元以上。
企业的发展肯定离不开创新,创新也是为我们企业下步发展储备项目,要有新的突破,从零到一的突破,要靠高科技的人才,要靠人才团队,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
国投金城冶金有限责任公司难处理金精矿技术研发中心经过三年的努力,成功将三氧化二砷提取的纯度达到99.5%以上,用火法工艺还原成金属砷,密度可以达到5吨/m³以上,这项新工艺突破,也让企业在三氧化二砷提取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后续金属砷生产及砷产品高端化奠定基础,产品再提纯后,可用到超导、光电等领域。
截至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5家,已形成黄金、铝工业、煤炭、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电子产业、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工业格局,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0%。
“我现在是在灵宝华鑫铜箔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我手里拿到的这个产品就是这家公司研发的4.5微米的铜箔产品,那么4.5微米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它相当于我们普通A4纸的十五分之一,因为它特别的薄,所以说它被广泛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和航空航天领域。”
灵宝华鑫铜箔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生产高精度锂电池用铜箔的企业,作为国内最大的锂电铜箔供应商之一,华鑫铜箔拥有多个科研平台,研发水平居国内前列。
“五年来,华鑫铜箔实现了从6μm双光锂电(铜箔)到4.5μm超薄高延双光铜箔的技术跨越,……8000T高频高速铜箔项目……将引领铜箔产业进入5G时代。”
目前,我市培育形成了以中原黄金冶炼、国投金城冶金为代表的金铜冶炼企业和以华鑫铜箔、金源朝辉为代表的铜精深加工企业,正逐步成为全国重要的铜箔生产基地和全省最大的铜产业基地。
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离不开一个团队的支持,三门峡为研发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在全省率先组建成立三门峡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搭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推动优化提升产业结构。
3月22日,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挂牌,为打造全国重要的关键金属新材料生产研发基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三门峡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1+8”人才政策体系构建人才高地,滚动设立10亿元人才基金,围绕产业所需实施人才项目108个,落户院士工作站4个,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170个、紧缺人才989名,带动一批高新企业快速崛起,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也为三门峡的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能力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三门峡把创新作为实现“两个确保”的核心战略基点,突出规划引领,力争到2025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035年建成国家创新城市,成为若干技术的策源地,突出政府引领,连续实施两期的研发投入倍增计划,我们从2016年的研发投入强度占GDP的比重0.62%,提高到去年的1.92%,使创新的环境越来越好,要素(保障)越来越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越来越浓,我们相信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三门峡到2035年建成国家创新城市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创新摆在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突出“四个一流”加快推动转型创新,实现了研发投入强度、研发平台数量、高科技企业数、百亿级工业企业数“四个倍增”,全市科技创新活力不断激发。相信不久的将来,科技创新将会为我市建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全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