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

黑龙江省庆安县的稻田里,联合收割机往来穿梭,金灿灿的稻谷源源不断流进装粮车。“大基地配上大装备,收得又快又好。全县130多万亩水稻,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6.8%。”庆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范军说。

河南省正阳县正阳鲁花浓香花生油有限公司,全自动生产线运转不停,每小时生产精品花生油6000桶。“从卖原料到卖产品、卖品牌,全县已构建起涵盖种植、深加工、期货交割、现货贸易、文化旅游等环节的花生全产业链。”正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管霞说。

习在江西考察时指出:“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习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率先实现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信息化、资源利用可持续化。”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之年。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种植业五谷丰登,畜牧业六畜兴旺,乡村特色产业拔节生长,广大干部群众奋楫前行加油干,为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早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懈奋斗。

习强调:“无论社会现代化程度有多高,14亿多人口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始终是头等大事。”

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构建高质高效的多元化供给体系,首先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收获季节,江西省南丰县桑田镇高标准农田里,种粮大户黄四文正在抢收水稻。“今年种了2500亩中稻,亩产约有1300斤。”黄四文说,“种粮补贴及时到位,农技指导直达田头,‘大铁牛’全程助力,今年又是丰收年。”

强政策——国家健全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政策体系,下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100亿元,中央财政及时下达农业防灾救灾资金……政策举措实打实,稳预期、强信心。

强科技——良种落地,良法种田,农机驰骋,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4%,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3%。从“会种地”到“慧种地”,“金扁担”为现代化大农业持续注入新动能。

强根基——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高产示范区创建多管齐下,小田变大田,“红利”不断释放。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了1万亿斤以上的粮食产能。

强服务——种好地,多打粮,资金扶持不可缺少。随着财政资金支持“三农”力度不断加大,金融机构也不断加大信贷扶持。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农业银行累计投放粮食重点领域贷款超过2000亿元。

强支撑带来稳发展。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截至10月22日,全国秋粮已收81.3%,秋粮增产已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构建高质高效的多元化供给体系。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戈壁生态农业产业园里,蔬菜、瓜果生机盎然。蔬菜种植户秦存国说:“自从用上了水肥一体化自控设备,水浇地变成水浇苗。亩均用水比大田省了近一半,节水又增产,鲜菜四季不断档。”

浙江省德清县禹越镇的鱼塘边,钱塘村养殖户高福良说:“鱼塘设施不断升级,配上绿色养殖新技术,水好了,鱼也长得更好。”

各地因地制宜,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除19亿多亩耕地之外,40多亿亩林地、近40亿亩草地和大量的江河湖海等,也逐渐成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施农业功不可没。目前,全国现代设施种植面积达到4000万亩,约70%的肉蛋奶和52%的养殖水产品由设施养殖提供。

习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指出:“协同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要把“土特产”3个字琢磨透,建设产加销贯通的农业产业体系。

河北省迁西县尚禾谷食品有限公司温室暖棚里,栗蘑长势正好。公司负责人张计校介绍:“从种板栗到种栗蘑,公司正计划建设生产加工基地,让板栗产业链条延伸得更长。”

数据显示,迁西县以栗蘑为主的食用菌产业栽培总量达到1亿棒,鲜菇年产量2万吨,实现产值近4亿元。各式各样的板栗粉、板栗糕点等也精装上市。栽培面积75万亩、年产量8万吨、品牌价值34.09亿元,小板栗成长为迁西的大产业。

放眼全国,乡村宜业,产业兴旺。各地依托特色资源,把乡村资源、生态、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产业优势,形成一批“乡字号”“土字号”品牌,土特产做出大文章。截至目前,全国已建设30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8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509个农业产业强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2%。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将进一步增强农业产业链建设,要在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等主要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产业体系的稳定性,多措并举,扎实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做强产业链,完善带农增收体制。”

河南省宁陵县电商产业园直播基地,直播员们正向网友推荐各类农产品,气氛火热。附近的物流分拣中心,工人们忙着打包、装车,将各类农产品运往各地。借助电商产业园里的1000多家网店,宁陵酥梨年销量已超1亿斤。不仅梨子卖得好,游客也纷至沓来。

新产业、新业态激活乡村产业巨大潜能。全国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到30多万家,年营业收入超过7000亿元。各类涉农电商超过3万家,农村网络零售额超过2万亿元。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带动更多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0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

习强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的方向”“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小农户服务好、带动好”。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30万亩辣椒进入采收季节,椒农们忙得热火朝天。“今年种了40亩辣椒,已经卖了1万多斤,销路不愁。”铁厂镇院子村村民何从伟每天早上采下辣椒就送到村里的加工车间。

这个车间是“公司+村集体+合作社+乡村车间+农户”订单模式的重要一环。“从供种到技术指导、田间管理,直至收购,我们为农户提供‘一条龙’服务,目前每日辣椒收购量达200吨。”贵州卓豪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松柏说。

“立足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把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放在突出位置,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发展农业服务外包市场两个维度提高农业规模效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表示。

看全国,超过400万个家庭农场、222万家农民合作社,在良种繁育推广、绿色统防统治、标准化生产等领域积极探索,带动农民、连接市场、引领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