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暖,草木萌动,人们开始走出疫情初期心理恐惧,但交通尚未完全恢复,2020年4月一天清晨,一辆商务车专程从上海开往济南,邀请华天软件高管赴沪交流技术方案。
邀请方是中国一家大型造船企业,公司船身概念设计长期依靠国外软件巨头,双方合作融洽,当三维设计软件,需要从前端设计环节,延伸到下游工艺制造环节时,造船企业高管犹豫了。
国际形势变化多端,国之重器设计者人心不安,冲击高端制造时刻,他们不想遭遇诸如中兴、华为等断供、卡脖子事件,为了增强自主可控能力,他们想把机会留给中国公司。
在工业软件领域坚持三十年,拥有国内少有自主可控三维CAD内核,华天软件成为幸运的被选择方。商务车下午三点来到造船企业,双方交谈甚欢,一直聊到晚上七点,展览馆中一款船体双曲面设计软件提供方恰好是华天软件,尤其加深了双方合作默契。
设计院到央企、国企,呈现出对国产工业软件的需求。华天软件已陆续接到来自设计院不少订单,造船企业的合作开启了他们与央企国企合作的新篇章。
这次合作马上给华天软件启发,既然央企、国企对国产工业软件需求如此强烈,为何不能主动突破,发起出击?
“没有阅历,往往很难珍惜。”林雪萍在《工业软件简史》中这样形容工业软件与制造业的关系:“工业化只有发展到一定的成熟度,才能发现工业软件的妙处。而且两者越来越不可分。”
工业软件是工业企业的灵魂和内核,具有沉淀企业和行业经验的特点,其走向成熟,离不开服务场景陪伴与打磨,我国制造业发展历程中,受制于软件自身技术条件与制造业发展水平,两者未能实现良性互动,实力雄厚的企业大多采用了技术先进的国外软件,由于工作习惯和使用惯性,客户一般不愿更换软件提供方,以上特点造成行业强者恒强局面,我国工业软件厂商难以突围,甚至站上擂台。
近年来,我国工业软件虽然增速较快,但市场规模占比相对较小。尽管国产替代与双循环背景让大家站在相同起点上,我国工业软件实现市场规模占比提高甚至反超,并非易事,与富士康背靠苹果成为代工巨头,宁德时代借由宝马订单成为电池龙头相比,它们成长路上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
华天软件三十年发展历程是中国硬科技企业的缩影,它的成长与中国制造业相伴共生,也经历过巨头碾压、土壤贫瘠而被迫放弃的九死一生,现在正接受着来自大客户的压力测试,同时与那些已经成为庞然大物的巨头比拼,一点点撬动市场份额。
巨头脚下,生存不易。它此时,它不担心重蹈覆辙吗,又有哪些与巨头共舞的策略,服务“巨头”,并最终防守反击,成长为“巨头”?这是属于孤勇者的战争,华天软件已经走向前台,并努力推动潮水改变方向。
人类对星光闪耀时刻的书写,总是不遗余力,中国制造和航天事业发展历史上精确到以分钟记录的事件历历在目、鲜活生动,你仍可以从朋友圈的图文转发中,感受到普通人从宏观叙事中关联自身,升腾出的自豪与使命感。
航空业是汇聚人类前沿科技与智慧经验的“皇冠明珠”,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参与企业技术实力的标杆行业,世界各国具备飞机生产制造能力的企业屈指可数,它的背后,不仅包含生产商冀望成为世界级飞机制造商的梦想,也成为供应商励志深耕的领地。
工业软件是工业知识和工艺的结晶,其生命力不仅在于自身技术水平的提升,还在于与工业结合,根据企业应用中提出的实际需求打磨产品,迭代、升级。每个工业软件巨头背后都有与之陪跑的制造业巨头。波音787研制过程共使用8000多